2017年8月9日 星期三

優秀老師這樣做---輕鬆應付課堂挑戰50招 (第一招~第10招)

優秀老師這樣做
輕鬆應付課堂挑戰50



招數
摘要
心得省思
1 歡迎光臨
若能真心地向學生打招呼,可以讓學生喜歡上學,也能讓他們相信老師是真的希望他們來上學,因此許多傷腦筋的管教問題都會減少。
打招呼就像微笑一樣,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,在小學不同年段,打招呼對學生會有不同的作用。像是低年級,打招呼最大的用意是讓學生喜歡上學,讓他們相信老師是真心希望他們來上學,而對中年級來說,打招呼除了可以減輕換老師後的恐懼,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如何用招呼拓展人際關係,對高年級來說,打招呼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。
2 介紹信
簡單的一封信能讓學生們在往後有更好的行為表現。
學生:感謝你成為班上的一份子,讓我們共創美好的學期。
家長:教授科目的計畫、聯絡方式,感謝你讓我有機會能教導貴子女。
在台灣,寫介紹信並不那麼普遍,所以換個角度來看,介紹信就像是第一堂課及學校日,而這兩個日子將決定之後班級經營的運作。
3 規定和程序
老師需要清楚界定「規定」及「程序」,並貫徹實施。
規定:規定用來定義嚴重過失,像是動手打人。
例;「我們同意不動手打人」
à動手打人是嚴重過失
à規定應以正面方式陳述。
程序:你希望某件事以這種方式進行,而且每次都相同方法。
(類似routine)
 à步驟:
1. 陳述程序,並討論其重要性。
2. 示範程序,讓學生明白確切步驟
3. 與學生演練,並適時給予讚美。
我覺得設立班規且貫徹實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但這是學生信服不信服你的關鍵,所以要更加注意這個部分。不要設立過多的規定,因為一方面學生記不住,老師也只是吃力不討好而已。所以在設立班規時,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討論一同訂定屬於這個班的班規,如此一來學生會更願意遵守。
4
你還好嗎?
如果學生真心相信老師是在乎他們的話,「你還好嗎?」會是一個簡單又有效的方法。
「你還好嗎?」道出了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及在乎。因為老師關注學生,所以能察覺學生與之前不同的行為,進而更了解學生,並和學生一同面對,解決問題。
5
親愛的,你可以再靠近一點。
有形的障礙會造成心理的障礙,所以在課堂中,如果能與學生的距離越近,學生們會更投入課堂中,減少不當行為發生。
這讓我想到三周實習,我的輔導老師跟我說,在上課時盡量行間巡視,透過走動,學生上課會更專心、更投入,學習的效率也會提高。運用到試教時,我覺得就如老師說的,教學事半功倍。
6
對學生有信心!
如果學生家裡缺乏正面模範,那麼老師就是他唯一的希望,所以老師能適時給予學生讚美,多點耐心,時時對學生說「我對你有信心!」,可以讓學生相信自己,追求更好的表現。
這讓我想到畢馬龍效應,由於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,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,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,表現變得更好了,形成良性循環。所以如果老師對學生是有信心的,那麼學生一定能相信自己。
7
座位安排
開學第一天,建議讓學生自己選位子,除了可以給學生舒適自在的感覺,老師也可以從中觀察哪些學生適合坐在一起,哪些學生需要多加關注。之後也可以運用「合作分組」的方式進行座位安排。
這讓我想到三中實習時,輔導老師運用合作分組的方式進行座位安排,老師每兩周會「大風吹」,男女人數平均,抽籤重新編組。老師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每位學生練習如何和不同的人相處,而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,因為可以降低班上小團體的問題,也藉著這樣的座位安排讓學生練習社交。
8
家長字條
家長們最愛聽的話莫過於別人對自己孩子的讚美,所以藉由親筆寫的家長字條,家長能了解你是一位會注意到學生良好表現的老師,且真正關心你所教導的學生,而學生多半也會自動收斂不當行為。
發現學生的優點,並讓它成為亮點是老師很重要的職責。透過家長字條可以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小孩擅長的地方,加以培養,達到適性發展。
9
學生親筆信
讓學生親自寫下所犯的錯誤,除了可以避免被家長「指控」,也可以讓學生學會「認錯」。
從三周實習中,我觀察到輔導老師非常強調「認錯」,因為她覺得「犯錯」沒關係,因為每個人都會犯錯。一旦犯了錯,認錯就是一種負責的表現。而關於學生親筆信,我覺得老師的劃分很重要,甚麼錯需要寫親筆信,甚麼錯利用別的方法解決即可,不然會造老師、學生、家長三方的困擾。
10
讓他們負責
在課堂上,老師所關注的事情會被擴大,忽略的事會化小,所以當老師賦予學生責任時,即使是小差事,學生也會因此變得更有責任感。而當學生勇於承擔責任時,他們會變得更守規矩。
三中實習中,輔導老師跟我們說明了班級工作分配,她說她會安排讓每位學生都有一份班級工作,像是擦黑板、關燈、開投影機等等,藉由這樣可以練學生的責任感,也能讓他們更有參與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社會科觀課 (第五單元 史前文化)

看完袁老師上課後,我很驚訝原來歷史課也可以這麼有趣。一開始,老師利用辛巴威的錢幣讓學生解歷史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對話,之後老師利用學習共同體的方式讓學生小組討論,互相學習,並加入六頂思考帽法,訓練學生思考。課程也結合國際教育,讓學生向世界朋友介紹興隆,從這個活動不只能讓學生思考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