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

補救教學專業能力研習(0816)

補救教學專業能力研習

時間:8月16日-8月18日 

地點:臺北市立大理國小


「我是獨特的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繪本《我是獨特的》
透過今天的研習,我對補救教學有更深的認識,而一開始是由興德國小的張心怡主任介紹科技化診斷評量系統,老師可以利用這個系統來追蹤學生的學習狀況,也可以藉著診斷報告來對症下藥。因此,我認為這個系統可以讓老師們更有效率地管理學生的學習狀況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之後謝秀芬老師的分享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老師藉著我是獨特的,這本繪本告訴我們不要因為診斷的結果而給學生貼標籤,因為每位學生都具獨特性,而且診斷的用意是溝通而不是貼標籤。老師們需要做的是根據診斷的結果,包括先備條件、學習風格、學習需求、學習能力、興趣,來給予每位學生最適合他們的教學。在補救教學中,幫助學生跟上同儕固然重要的,但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肯定並完善自己,還要讓學生喜歡學習這件事,就像有句話說的:「成長不是改變自己,而是不斷完善自己。快樂不是做你喜歡的事,而是喜歡你做的事。」透過今天老師們的分享,讓我學習到許多補救教學的技巧,也期許將來我能成為點亮學生的老師。



「科技化補救教學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網站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社會科觀課 (第五單元 史前文化)

看完袁老師上課後,我很驚訝原來歷史課也可以這麼有趣。一開始,老師利用辛巴威的錢幣讓學生解歷史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對話,之後老師利用學習共同體的方式讓學生小組討論,互相學習,並加入六頂思考帽法,訓練學生思考。課程也結合國際教育,讓學生向世界朋友介紹興隆,從這個活動不只能讓學生思考...